爲什麽你永遠是菜鳥 —— 人像攝影不簡單

很久沒有來橡樹了,今天有了閑暇過來看看。看見了大家對“爲什麽你永遠是菜鳥——寫給所有的新人的一封信”的喜歡和認可很高興。今天我想對大家說另一個問題。

在論壇裏那個板塊最火?我想應該算是“人體人像”這一塊吧!看的特別多,回複的特別多,總之很多人來捧場。原因是什麽?也許大家都想看美女,也許大家都想拍美女。那麽這樣大家是不是已經背離了攝影的目的?因爲你看的是人,而不是攝影。當然人像攝影的主題是人,沒有人也就沒有人像攝影了,但是不希望大家看完之後只是說什麽模特漂亮、身材好之類的話。

貼一張圖,然後開始我今天要說的——拍攝人像真的就這麽簡單嗎?

如果我現在問大家關於“人像攝影的四個藝術境界”,我不知道大家有幾個人可以回答上來。如果我向大家提起“紐曼”這個人,不知道大家有幾個人知道他。

所謂“人像攝影的四個藝術境界”指得是“人像攝影的藝術境界從低到高,可以概括爲賞心悅目、惟妙惟肖、張揚個性、诠釋生命四個層次”。我給一個鏈接大家可以去看看。
http://www.6art.net/2004/9-8/11588.shtml

“紐曼”是以肖像拍攝著稱於世的攝影師,他的人像攝影是一種“環境肖像”,也就是說在他的作品中,人物都被安排在最能代表其特點的獨特環境中。我貼的圖片就是他的成名作:《史特拉汶斯基》。我給大家一個鏈接可以去看看關於紐曼的“環境肖像”。
http://www.dpnet.com.cn/column/colu...how.asp?id=5955

相信大家看完了上述的兩個文章對人像攝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。

拍攝人像真的就這麽簡單嗎?我覺得人像的拍攝是最難的。我說過模特是有生命的,你不應該把一個悲傷的人拍得很喜慶(請參看“爲什麽你永遠是菜鳥——寫給所有的新人的一封信”)。人與人是不同的,因爲思想,因爲個性。比如說一對雙胞胎一個是醫生一個是教師,怎麽來區分他們?讓人們知道你到底拍的是誰呢?你要通過你的攝影來表達他們不同的個性、思想。現在論壇裏面的人像幾乎都是一個樣的大頭,近照,虛化背景,一個又一個美女在畫面的顯著位置來展示“美麗”,你從技術的角度又找不出什麽缺點,大家都注意到了光線、構圖、虛化背景突出主題……但是就是我們一直追求的人像攝影嗎?說的難聽一點,這些人像作品就象用PS換了一個頭一樣。在寫文章之初我還想從構圖、光線、意境幾個方面和大家討論一下怎樣去做人像攝影,現在突然覺得這樣有畫蛇添足之先嫌,一個完成了初步學習敢於拍人像的人還需要去刻意去討論構圖、光線和意境嗎?有了基本的原則剩下的就是靠大家去創新了。而創新的基礎就是人與人的不同,模特與模特的不同,表達出不同的主題(被攝人物)的個性、思想。我希望大家可以站到“道”的高度去學習,而不是站在“術”的角度去學習。

祝福大家可以出好的作品!

然後是幾個關於“爲什麽你永遠是菜鳥——寫給所有的新人的一封信”的回答:
1、我想說沒有什麽事情是可以隨隨便便就成功的,如果你想提升你的攝影技巧你需要更多的學習,不論是攝影的理論文章還是別人的攝影心得都很重要,這些你要去看。當然自己的努力很勤勉是不可少的。攝影和繪畫、雕塑是相通的。達芬奇畫蛋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。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提升。

2、南宋大詩人陸遊在《示子聿》中告誡其後人“汝果欲學詩,功夫在詩外”。攝影也是這樣,“功夫在詩外”。以我的心得,繪畫、雕塑這兩種藝術表達形式是重點要去看的,然後可以去看一些工業設計……這些都是培養自己的“美感”。就好像我在生活中說的一句話一樣“一個不相信奇迹的人永遠不會有奇迹在他身上出現。”同樣的如果一個人連什麽是“美”都不明白的話怎麽能拍出“美”的東西呢?當然對於“美”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,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在那裏。我在論壇中曾和別人爭論過這個問題,我說不論那個攝影師恐怕也不能把一堆大便拍成藝術品。有一本書“美學概論”大家可以看看。

3、在“爲什麽你永遠是菜鳥——寫給所有的新人的一封信”中我提到可以用傻瓜相機拍出好的照片,很多人表示了懷疑,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“泰利·理查森訪談”。泰利·理查森就是一個用傻瓜機拍照的時尚攝影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黑色意念 KH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