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觀察攝影的討論的時候,我一直有個疑惑。每個攝影愛好者都對攝影懷抱一種理念,即使是最不「用功」,也就是說去看書的攝影玩家,都會對「攝影是什麼」或是「如何攝影」有自己的看法,或是認識。

這種對攝影認知的來源在哪裡?我們可以假設認知的來源是「常識」。「常識」飄移在各個日常用語中教育人,比如說「沒圖沒真相」這個流行語提醒人照片代表的真實這種「常識」。如果依照這個假設,「常識」是認知的來源,那攝影玩家與一般大眾對攝影的認知應該是一樣的,但是似乎攝影愛好者對於攝影的認知與一般大眾相比有所不同。

簡單的幾個例子。一、攝影愛好者對於傳統攝影的憧憬比一般大眾大。對於「小DC」的熱賣與推陳出新,攝影愛好者常常有傳統不再的感慨。二、對於「決定性瞬間」的追求的慾望比較強。一般人在拍照往往滿足於對準鏡頭擺好姿勢的紀錄照,例如好朋友一起比「YA!」的照片,尤其是在最新流行的「自拍」時。三、某些攝影愛好者對於「完美的再現」真實世界有莫名的執著,希望拍下來的跟眼睛一樣,例如照片顏色「不真實」時,往往感覺到挫折,而一般人拍照出來顏色好看就會覺得不錯。四、延續第三點,攝影玩家對於「後製」的正當性與界限的討論的興趣明顯大於一般人。

簡單來說,攝影愛好者比起一般人,更在意傳統攝影,更想抓住「瞬間」,更想再現真實,更對照片的變造感到懷疑(或是反擊這個懷疑)。這個差異如何造成的?可能是攝影愛好者對於書籍的閱讀有一致性?這個我存疑。可能是攝影愛好者之間的交談出一個大致的共識?這是有可能的,但是一個人要接受別人的說法,心中應該已經有一個同意的基石,否則不會輕易的認可。

這個一致的基石在哪裡?唯一個共通點可能是「相機」了。《攝影的哲學思考》認為相機內藏攝影工業設定的程式(背後又是時代所製作的程式),除了能與相機對抗的攝影家,任何攝影師的創作都脫不開相機工業乃至於時代所設定的程式。這個觀點是否能解答我的疑惑?

以這種觀點,攝影愛好者是不是被相機所「教育」出來的?在所有學習攝影的書,從最簡單的入門書籍,到深入受好評的《新現代攝影》,都是從相機的使用開始。學習攝影之前必先學習相機,已經是一般學習攝影的概念了。我們還可以假設,如果對看入門書籍也沒有興趣,那攝影要如何學習?那就是透過直接對相機的操作、嘗試、了解上面的功能,一邊玩相機,一邊請教同好「相機上這個功能是什麼用途?」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可以說,是由相機在教導人如何攝影。

雖然由相機來教導人攝影,看似人臣服於機器之下,但是許多攝影愛好者並不避諱被相機教導,也不怕被人知道。最明顯的例子是,許多攝影愛好者表示,透過底片相機,他學會如何「認真的拍每一張照片」,學會「珍惜每次按快門」,並且提升了自己的攝影技術。

為了檢驗這個假設,從實際的相機來分析是必要的。現在攝影愛好者的第一選擇是DSLR單眼數位相機,相對於大眾所使用的「小DC」。接著我選擇《數位單眼嚴選指南》,利用裡面的語言來分析。如同羅蘭巴特利用流行雜誌的語言來分析流行,器材雜誌/書對器材的描述代表著對器材的要求,是方便分析的材料。而《數位單眼嚴選指南》的「嚴選重點」有四,觀景窗性能、快門遲滯、色階重現性、解析力,這代表這四個指標是DSLR最重要的功能。

我們從觀景窗性能開始。一個小小的觀景窗有何特別之處,成為「嚴選」的重點?用《數位單眼嚴選指南》的話來說,觀景窗要「又大又清楚而且容易觀看」。這原因當然在於觀景窗是DSLR唯一能取景的地方。透過觀景窗,肉眼直接觀察到世界,並框取一部份,所以要清楚的觀看。在觀察的過程中,肉眼看到的與照片無法保證一樣,照片與肉眼所見的落差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,這決定於攝影機的AI與攝影者的技術。而小DC的LCD不同,總使有誤差,但是基本上LCD上所見的是與照片相同,而與肉眼所見的世界不一定相同。

「小DC」使用的LCD與與DSLR的光學觀景窗是一個歷史性的斷裂,相機發明以來,即使自動化的部份一再的進步,但是運作的邏輯總是一致的。攝影者觀察世界,然後馴服相機,讓相片與肉眼/心眼所見一致。在DSLR透過觀景窗看到的是真實世界,經過一個相機,生產出令攝影者滿意的照片,如何生產出滿意的照片,則是攝影者的技藝所在,被稱為「預視」的能力。而DC不同,LCD所見的就是照片即將成形的樣貌。

雖然只是一個微小的改變,卻讓DSLR成為「傳統的延伸」,DC是全心的運作邏輯。攝影愛好者在學習DSLR的過程中,學習到部份傳統上生產照片的身體習慣與運作邏輯,進而往回追朔,對傳統的攝影方式感到興趣。在磨練完從按快門到LCD顯像的技藝之後,更把中間的時間延長,追求從按快門到沖洗底片的更完美技藝,最後由此對傳統攝影的生產方式感到認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黑色意念 KH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